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  编者按:自2016年6月起,协会将官网的“相约星期二”板块转移到微信公众号:每期我们会呈现一个话题及汇总针对话题的讨论,并预告下期讨论话题。
  欢迎您参与下期预告话题,无论是一句话还是长篇的表达,我们都真诚欢迎您。
  第十六期
  只有真正体验过“死亡”,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。
  很多人对“死亡”二字讳莫如深,更别说把它作为一门课程。但是在美国,很多中小学校就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,坦然地与学生讨论有关“死亡”的话题。34岁的我,也和儿子一起体验了一把“死亡教育”,感悟颇多。
  直面死亡
  2009年,我在纽约读医学博士,老公被公司调到美国总部上班。于是,6岁的儿子成成也被接到美国上学。由于是插班生,老师对我们很照顾,还专门花了一上午时间给我讲述了注意事项,特别指出了关于死亡教育课程的问题。
  我吓了一跳:国外的学校怎么还开设这样的课程?在中国长大的孩子能适应吗?随后我了解到,其实死亡教育在美国很普及,跟其他课程没有什么区别。我半信半疑,老师瑟琳娜建议我前几次课程跟着成成一起上。
  成成入学一周,我便接到了瑟琳娜的电话,说本周三下午有一堂关于“死亡教育”的课程,希望我能陪同。
  瑟琳娜以美人鱼的童话故事切入,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。“老师,美人鱼最后化成泡泡,是不是就是死去了?”“是!”“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死呢?”“是!”成成也站起来,问道,“那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会死吗?”“是!”儿子突然哭了起来,说,“我不想爸爸妈妈死掉!”同学见状,开始取笑成成,说他是个胆小鬼。我赶紧搂住儿子,准备安慰他。
  瑟琳娜却把成成叫上讲台,并让其他的孩子们安静下来,她用童话式的理由安抚了儿子的心:童话故事里公主和王子虽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,但是他们最后都会死去,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也一样会有生老病死。人的一生就像是在走一段路程,路走完了,生命也到了尽头。你的父母也会走完他们的路,但这并不可怕。父母死后,会升到天空做星星,当你想他们时,可以抬头仰望星空。那颗跟你眨眼睛的星星,就是你的父母。
  这是瑟琳娜“美化”至亲的死亡,以便让孩子能接受“亲人死亡离别”的恐惧与悲痛。成成擦干眼泪,走下讲台,拉着我的手,问道:“妈妈,你死后真的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我吗?”我笑着点点头。
  其实看到儿子哭的时候,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告诉他,爸爸妈妈是不会死的,会永远陪在他身边。多亏瑟琳娜反应快,给出了合理并能让孩子们接受的解释。我开始对死亡教育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。
  体验死亡
  2011年6月的一天,儿子放学回来后,情绪很低落。原来是班上同学们集体养的兔子“花生”死掉了,老师说要给它开个追悼会。对于“花生”的离开,成成显得非常悲伤。我猜测老师应该是想通过兔子事件,阐释一些生命的道理。
  第二天,教室里坐满了人,家长们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程。瑟琳娜开始说话了,小白兔“花生”的离世,让很多同学都很悲痛,当然也有些同学表现得事不关己。这两种情绪其实都是不对的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帮“花生”做一本纪念册,大家可以把平时给“花生”拍的照片,有关“花生”的成长记录,或者想对“花生”说的话都收进这本纪念册里。
  孩子们忙活了一阵子,纪念册总算是做好了。瑟琳娜翻看着纪念册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“‘花生’在生前得到了你们细心的照料,离开时它带着满足的‘笑容’,你们给了‘花生’一段幸福满满的生命之旅。‘花生’生前给你们带来了欢乐,离开后你们应该感激并肯定它曾经存在的价值。”
  所有的家长都认真聆听瑟琳娜说的每一句话。我也在思索,这位普通的小学教师,通过一只兔子的离世,让孩子认识到了正确对待死亡的情感体验。
  回家后,我问儿子对于兔子的死,是怎么想的?“刚开始的时候我很难过,但听老师说后,感觉兔子离开是很正常的事,就像花儿最后都要枯萎一样,它会变成种子,明年再开放的!”儿子回答道。看着儿子课后能平静地面对生死,让我十分欣慰,不禁赞叹死亡教育课程的神奇。“那……妈妈我可以养一只小白兔,也叫它‘花生’吗?”我欣慰地点点头。
  周末,我和儿子来到小动物市场,买了一只和“花生”长得差不多的兔子。儿子每天放学回家,都要和“花生”讲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情。
  正视死亡
  转眼已到2012年,儿子升到三年级了。2012并不是世界末日,但却让人体验了一回“生离死别”。
  4月的一个周五,成成放学回家,告诉我周末需要和他去一趟殡仪馆。我很惊奇发生了什么事情?儿子解释说是死亡教育课程的安排,老师只说了集合的时间和地点。
  第二天一大早,我驱车带着儿子来到了位于郊区的一家殡仪馆。对于这次“死亡体验”我充满了好奇,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,可眼前的场景仍然让我震颤。
  在殡仪馆的小广场里,阳光温柔地洒落,四周是鲜花绽放和青草葱郁,唯独广场正中,静默地躺着一口棺材—黑漆漆的颜色,连同它所覆盖住的阴影,与四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,更让人望而生寒。
  这时,一位牧师走了过来,他是今天的死亡体验课老师—杰克。
  而大家的目光始终集中在广场正中央,杰克见状,微笑着对人群说道:“有哪位家长愿意进到棺材里面体验一下?”话音刚落,人群中一阵小小的骚动。这个时候,儿子紧紧扯住我的衣服,示意我不要举手。儿子的举动,反倒激起了我的欲望,传统观念固然重要,但这毕竟只是一次体验而已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  我告诉成成,如果不去参加,那大老远跑过来干吗呢?我拉着儿子的手,对他点点头,并向杰克示意我要参加。杰克看到我举手,有些震惊,毕竟我是位东方女性。
  此时,广场上响起了《TheSoundOfSilence》(寂静之声),我的心悲哀起来,仿佛跟随着这低沉悲伤的音乐,真的要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一般。我在众人的注视下,慢慢地走向广场正中央,每一步都异常沉重,现场的气氛也凝重起来。
  也许是受到了周围气氛的影响,成成紧紧地拉住我的手,越攥越紧。我放开儿子的手,躺进棺材,“最后”一眼看了看这个让我留恋的世界,然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。就在杰克把棺盖合上的一刹那,成成突然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喊:“妈妈!妈妈!不!你不要进去!妈妈!你快出来!你不能丢下我!”听到儿子的呼唤,我的心也为之一沉,如果我真的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,儿子该怎么办?父亲、老公该怎么办?我不禁流下了眼泪。回想起母亲离世的场景,更让我深刻地警醒,人活着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,生命只有一次,它真的太宝贵了。
  “妈妈!妈妈!你快回答我!”儿子继续哭喊。估计静默了10分钟,杰克才派人打开棺材,我睁开眼睛,恍如隔世,庆幸,活着真好!出来后,儿子径直扑向我,抽泣着。我抱紧他,“我这不是好好的吗?”为了“庆祝”我还活着,儿子自觉地保证,以后会更爱我,会更加听话,我窃喜不已。
  杰克喊住我,让我在墓碑上写下墓志铭。棺材旁边竖着一座仿制的墓碑,我走上前,用笔写下了,“生命只有一次,我们要好好地过活,不留遗憾!”
  所有孩子和家长,为我的勇气和儿子的孝心鼓掌。她们纷纷举手,也想体验一把死亡的感觉。只有真正体验过后,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。
  经过死亡教育的洗礼,我也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。今年毕业后,我打算回国发展。母亲离世时,我不在她身边。如今父亲和老公的父母已经年迈,我和老公决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,陪在他们身边。在重新审视生死之后,我更加发现家人和亲情才是最需要珍惜的。
  图文转自美国纽约信息平台。原作者:朵朵,来源:婚姻与家庭。
  金雕
  我认为: 就目前中国人对死亡的传统观念来看,如果孩子们只靠潜移默化来树立“死亡观”,得到的可能负面的要更多于正面的,因为他们的长辈中多数人对死亡的观念都是我们目前需要去改变的。如果仅仅靠潜移默化,他们很可能会秉承了那些错误的观念,所以孩子们还需要得到这方面的新思想的教育。
  也鸣
  中国文化历来看重生,淡化死,这是不正确的。生死一体。从小进行这样的教育,会让孩子更对生命珍惜。
  zhanghaizhen
  教育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;不是一种形式感的说教。
  下一个参与者?
  我有话说......
  第十七期话题预告
  【谁真的想长生不老?反正我不想】
  两年前,安德鲁·乔治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:他想去证实,即使当人们站在鬼门关前,意识到自己来日不多,力与美仍旧会在他们身上展现。
  这位摄影师开始去寻找接受临终关怀治疗的病人,希望能够拍摄他们。洛杉矶的普罗维斯登圣十字医护中心(Providence Holy Cross Medical Center)接受了他的请求。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罗点点

罗点点

8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推广生前预嘱,让更多人知道,按照本人意愿,以尽量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,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8篇